图片
承载力
投资中经常提到承载力,大家都说没有承载力是拿不住财富的。这个承载力是怎么回事呢?到底是个啥?
承载力其实就是对财富的处理能力。
在大概十年前的时候,我经常听说一句话,叫“交学费”,这句话在那个年代特指拆迁和中彩票,因为很多拆迁暴富的人和中彩票暴富的人,最后并没有落下一个好结果,甚至很多人从暴富变成背负巨额债务。不能抵抗诱惑,不能抵抗人性的欲望,有钱以后只会罗列消费清单,没有深刻的留住财富和让财富增值的想法,这就是没有财富处理能力的表现,也是没有财富承载力的表现之一。
另一方面,有一些人他想要留住财富,也想让财富增值,但是他没有学习正确的方法,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最后一样落得个钱财两空的下场。就像,很多投资人和我说过,钱少就超短线投机,钱多了我再做投资。我心想,你有本事把钱少变钱多,你就有本事把钱多变钱更多,为啥钱多了你反而要投资?在现实中,我几乎没见过钱少投机到钱多再转成投资的,实际上钱少投机那条路根本就行不通。把财富用来投机,在我看来这就是糟蹋财富,也是没有财富承载力的表现之一。可以说,即便给他很大一笔财富,它也完全处理不了,无法让财富增值。
我认为真正的财富承载力其实就是上面说的两方面,一是留住财富,比如不因富有而铺张浪费,勤俭节约细水长流。二是拥有让财富增值的智慧以及正确的方式。
勤俭节约就不说了,人各有志,我们单说让财富增值这一方面。在这方面我会用“合理价格内买入自己能力圈中的优秀企业并长期持有”的方式来实现财富的增值,这种方式对财富的处理能力是具有高度和深度的,高度是它不因为钱多钱少而需要改变,你账户有十万是这样,有五十万也是这样,有五千万、五个亿还是这样。深度在于,它是在深刻的投资哲学基础之上形成的,具有时间不可改变的稳定性,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使用。
其实人生也一样,没有承载力也是拿不住福气的。
曾国藩思居高位之道,约有三端:
一曰不与,《论语》所谓“巍巍乎, 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者,谓若于己毫无交涉也;
二曰不终,古人所谓“日慎一日,而恐其不终”,盖居高履危而能善其终者鲜矣;
三曰不胜,古人所谓“懍乎若朽索之驭六马,栗栗危惧,若将殒于深渊”,盖惟恐其不胜任也。“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不与”,即不怀私自占有之心,以“天下为公”的心态,行端重宽宏之事。
“不终”,便是担心得不到善终。因自古以来,居高位者善终者极少。
“不胜”,说的是常怀恐惧之心,担心自己不足以胜任高位。
如果那里曾让你痛苦、自我怀疑、不断委屈自己去维持,那就别回去了。
成长的一部分,就是学会放下不适合的环境,
不是每段关系都值得修补,不是每条路都要走到底。
图片
我们经常会把“聪明”误解为反应快、能说会道。但其实真正聪明的人,很多时候是安静的。
这类人习惯倾听,习惯从错误中学习,能持续更新认知。不靠显摆来获得认同,也不会执着证明自己是对的。
而那些“假聪明”,往往更在意说服他人,更怕暴露无知,喜欢抢话、装万能、情绪化地否定不同意见,看起来很有主见,其实很脆弱。
现在最稀缺的不是知识,而是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还能继续往前走的清醒和毅力。
我理解并且宽恕原生家庭的一个核心逻辑 :
“当你想要评判别人的时候,要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具备你的能力和条件,能够用你来评判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
不考虑能力和条件的差异就去评判别人的不足是一件非常刻薄的事情.
如果你是一个优秀的人或者一个幸运儿,那么,对于那些不如你能力强或者条件好的人,应该采取一种理解的态度,而不是挑剔的态度”
况且,真正的男人应该庇护大家,即使做不到这个,也应该耻于与人斤斤计较
拆迁,这大概是除了彩票以外最快的暴富方法,但是赌性极大。
其实真要较真的话,从现实和合法的角度来说,几乎没有“一夜暴富”的方法。从现实角度看,“一夜暴富”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彩票的概率也是极低的,其他的要么是运气爆棚的极端偶然(比如突然继承巨额遗产,但这完全不可控),要么就可能踩红线。
另外有人会想“炒币、赌球、赌石”,但这些本质是高风险投机,大概率是亏得更快;还有些打着“快速致富”旗号的骗局,比如传销、虚假投资,最终都是血本无归,甚至触犯法律。
说白了,财富的增长基本遵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规律。与其纠结“一夜暴富”,不如想想怎么提升赚钱能力、做好储蓄和理财投资,虽然慢,但每一步都扎实。
图片
我用一年才明白一个事:性格比能力重要十倍。
说到底,人与人之间的商业差距,不在于谁更聪明,而在于你启动一件事,需要多大的“确定性”?
这玩意儿有个术语叫:行动阈值。
很多人行动阈值特别高。
一定要:
学完所有教程
想清楚每一个可能失败的场景
等到最合适的时机、工具、资源、支持……
最后就是:
收藏夹爆满,项目0个。
准备2年,启动为0。
相反,行动阈值低的人怎么干?
“先干起来再说,有60%把握就上。”
他们不怕试错,因为知道:
只有动手,才会有反馈;
只有下场,才知道问题在哪儿。
你有没有行动力,不是靠意志力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两件事:
你到底有多想要(欲望强度)
你到底有多怕丢脸(风险偏好)
说白了,想赚大钱,不是从提升技能开始,而是先从降低行动门槛开始。
别再想着“准备得更完美”,要学会押非对称的机会:
搞砸了,最多浪费时间和面子
搞成了,可能直接改命
当你真的算清楚这笔账,
你就再也不会被“还没准备好”这句话骗住了。
想给你的人生五大建议:
喜欢就买;全力以赴;重启试试;多喝热水;果断爱自己。
减少羞耻感 不为过去做过的决定痛苦后悔 把别人怎么看我转换成我想怎么做 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可以毫无愧疚的拒绝 远离消耗自己的人事物 学会自我关怀 无条件站在自己这一边 意识到自己的宝贵 多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能力之内帮助别人释放爱 多为自己做决定 不把任何人放在自己前面 降低道德标准。
图片
「一个人,应该能够换尿布,策划战争,杀猪,开船,设计房子,写十四行诗,结算账户,砌墙,接脱臼的骨头,安慰濒死的人,服从命令,发布命令,携手合作,独立行动,解数学方程,分析新问题,铲粪,电脑编程,做出可口的饭,善打架,勇敢地死去。只有昆虫才专业化。」
静心的最高境界通常包含以下核心特征:
超越思维与念头。思维活动要么完全止息,要么成为背景而不扰动主体。不再被念头牵着走。
无分别心。消融了“我”与“他”、“主体”与“客体”、“好”与“坏”等二元对立的概念,体验到万物一体的连接感。
纯粹觉知。一种清澈、明亮、无染的觉知本身成为主导状态。它不依赖于感官对象或思维内容。
内在极致的宁静与平和。一种深沉的、不受任何外在或内在因素干扰的寂静与安宁。并非死寂,而是充满生机的宁静。
无我/融入当下。 “小我”的界限感消失,个体意识融入更广阔的当下实相或宇宙本源。行动自发自然,毫不费力。
绝对的自由与自在。从一切烦恼、执着、恐惧和概念束缚中彻底解脱。
智慧与慈悲自然流露。在这种状态下,洞见事物本质的智慧和对他人的无条件的慈悲会自然生发。
早年严重缺爱的人,会迷恋疯狂被爱的感觉,于是吸引来偏执狂——另一个严重缺爱的人。那种疯狂的表现并非出于爱,多出于极度没有安全感的占据,所以并不在意对方的反应,而是执着于自己的目的。但缺爱的人,会把这种强烈的占据的欲望误以为爱,因为在TA们的经验里,不曾有人这样“在意”TA们。
图片
从小缺爱的人,可能会有更严重的精神内耗,因为他们从小缺少被肯定和认可,所以容易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过度敏感,外界出现差评或是优秀评价暂停了,他们往往就会陷入自己我怀疑。这种状态下他们的精力被大量消耗。过度敏感导致他们也很容易放弃,很难坚持做长期主义的提升,这样下去竞争力会持续下降。
另外赚钱是一种主动出击的行为,但从小缺爱的人可能缺少这个勇气,内心会有更多的不安,他们更愿意想办法保留现有的状态。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很多缺爱者会把对安全感的渴求转化为奋斗的动力,只是过程中可能需要更多精力处理内心的情绪。关键在于能否慢慢建立自我认可,减少外界评价对自己的干扰。
一声叹息。
最大的靠山不是权力,不是关系,不是背景,最大的靠山是规律,是自然法则,是经济规律。
任何违背规律的,不论再大的体量,再牛逼的人物,只要到了规律总结算的时候,也会轰然倒下!
社交的本质不是吃喝,而是价值交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越软弱越被吓唬,越强硬越被忌惮。不讲理才能守住利益;
人性都是一样的,越轻易得到的东西越显得廉价;
生活中越会表演的人,混得越好,演技也是一种能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富利来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